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中山也有无人机产业园了!得智能制造工业园落成

添加时间:2024-03-29

这座曾经以灯饰、家电、服装等传统制造业闻名的城市,如今也嵌入了现代精致的基因,令人瞩目。

目前,中山正在步入新的产业轨道。 2024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构建“4+6”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集中优势资源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生产力。

作为老牌制造业强国,中山市正借力乡镇低效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以下简称“产业改革”)的强劲势头,升级落后环节,导入未来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工业与科技互助,打造“新版”创建名城。深中通道开通之年,中山在新的产业空间中开辟了新的制造赛道,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腾出超过 34,000 英亩的工业空间:

数智化转型突破“硬件”瓶颈

近日,位于中山市沙溪镇的赛诺德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落成。 园区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共10层,24条生产线,月产能高达80万台。 原来年产值不足8000万元的低效工业用地,未来将实现年产值突破10亿元。

新旧厂房的巨大反差,让广东赛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诺公司”)董事长卢海洋深受感动:“我们以前的老厂房是租来的,有没办法改造生产车间,合理布局。”

位于沙溪镇的赛诺德智能制造产业园近日正式落成。 (图片来源沙溪发布)

此前,西诺德公司老厂区内的物流运输问题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了长期影响。 比如,要把物料运送到生产线,光是在车间里就得“绕一大圈”。 由于没有暂存区,工人必须驾驶叉车及时将成品运至外部仓库,避免车间内堆积。 各条物流线路之间经常发生“打架”现象,消耗了西德尔公司大量的人力、物力。

西诺德公司的经历也反映出中山传统制造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时面临的“硬件”瓶颈。

一方面,中山市33.7万亩工业用地中,前期开发的单层锌铁棚厂房有11万余亩,不少存在用地手续不齐全等历史问题。 对于有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计划的企业来说,在租用的厂棚下很难增加对空间适应性要求较高的新系统,也不敢在这样的土地上投入过多。 一些企业尝试购买国有建设用地,建设自行设计的数字化车间和“黑光工厂”。 然而,由于中山市土地开发强度较高,寻找合适的土地十分困难。

另一方面,更高端的系统和设备也对园区的“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充足的空间和更灵活的厂房和园区设计布局、更完善的园区电力系统、更强大的园区等。但村镇低效工业园区生产环境简陋、配套设施简陋,无法满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端需求。

“产业改革”的推进,加速破解了这些“硬件”瓶颈:近两年,中山市3.4万余亩低效工业用地得到整治,大量用地手续得到完善,旧的锌铁棚已改造成现代化的工厂区。 中山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备更高质量的空间支撑。

此外,工厂周边配套设施也在同步优化。 例如,中山市政府与广东电信于2023年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推进“工改”园区数字化建设,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聚焦围绕中山优势制造业打造一批典型应用示范项目。

经历“产业变革”后,西诺德智能制造产业园还将批量引进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装备。 该设备可以自动将物料传送到隔壁的生产线。 产品生产出来后,将由自动导引车(AGV)运输,并通过电梯送到最近的成品仓库,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我们开发的一些产品对生产车间的防尘有一定的要求,这个条件以前是达不到的,但现在可以陆续投入生产了。” 陆海洋说道。

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55.7%:

传统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截至目前,中山市已有千余个“产业改革”项目,其中以企业自主改革项目居多。 在“产业变革”带动的转型热潮下,中山一批传统制造企业主动转向数字化、智能化。

在中山市东凤镇,中山市泛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扎根当地已有20多年。 因发展需要,2024年春节后,公司从老厂区搬迁至“工改”园区,但没有将任何旧设备搬入新厂区。 该公司总经理徐红军解释道:“我们以前是纯手工模式,但现在正在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所以我们投资了6000多万元,买了一套新的数字化系统,智能装备。” 徐红军举了化妆品的例子。 乳化生产过程以前需要工人跑上楼下去转动开关,但现在只需要触摸数字系统上的按钮即可。

中山市泛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乔迁至东凤镇民乐社区和合工业园“工改”园区。 (图片来源:中山市产业改革办公室)

中山本土知名照明企业松威照明的“黑灯工厂”也将于2023年开工建设,是中山照明行业首个数字化智能产业园。 “这是从0到1的突破。” 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刘银芳表示,数字化智能产业园需要高度定制化。 该公司已有转型想法,但近段时间苦于缺乏土地建设定制园区。 新工业园将通过ERP等数字系统连接智能文件柜、自动包装机等智能设备。 两栋厂房之间有一条循环物流通道,智能机器人可以畅通无阻地运输。

“我们希望新工厂能够成为行业标杆,未来将建成省级研发中心和国家级研发实验室。” 刘银芳说道。

此外,中山对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制造转型的政策支持也已启动。

中山废水处理单位_中山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工厂_中山废水回收

2022年,中山市出台《中山市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投资50亿元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出多项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每年认定智能示范工厂,每家企业最高奖励500万元; 最高支持改造项目设备和软件总投资的20%,单个项目最高奖励2000万元。

2024年新年伊始,中山再次推出《2024年中山市新年促消费十八条措施》,提出引导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开展金融机构“数字贷”金融产品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对发展中制造业企业给予不超过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全额贴息,单家企业最高贴息金额为3000万元。

企业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为中山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创造了一份可喜的“成绩单”:2023年,中山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7.3%,位居全省第二; 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7.2%提高到39.3%,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53.2%,占比14.5%; 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55.7%;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3.4%。

携手深圳布局低空经济赛道:

传统制造业城市产业升级

在“工业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中山正在经历一轮工业“洗牌”:高污染、高能耗、低产量、低利润的落后工业形态“脱胎换骨”,一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在“重生”。 种子撒在中山的土地上。

一方面,中山传统优势产业的低端环节正在被高端形态所取代。 以五金制品为例,其传统生产过程消耗大量的水,涂料、溶剂、油漆等材料也会造成废气、废水等污染。 2022年至2023年,中山通过“产业改革”,查处了数百家落后产能企业和数十家环境违法企业。

对此,《中山市环保共同工业园区规划》于2023年3月出台,提出在第二产业共新建25个在建环保共同工业园区或升级改造的环保共同工厂。 工业园区按核心区、缓冲区、拓展区功能划分为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风险控制、入园企业资源开发利用四个区域。

位于中山市小榄镇的绿色金湾高端环保共同产业园就是其中之一。 新建成的园区通过“产业变革”,将从源头上解决传统分散、污染企业“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环境污染高”的困境,减少污染和碳,打造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金属表面处理环保智慧园区推动当地表面处理产业集聚发展和绿色升级。 目前,已有约40家企业入驻工业园,并逐步投产。

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正乘势进驻中山。

2月底,中山市举行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仪式。 当日开工的69个制造业项目总投资564.4亿元。 从名单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项目涉及新材料、5G集成半导体、新一代光通信等先进制造领域,如板芙镇国际无人机产业(大湾区)集群基地、中山市华兆村乡村振兴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大湾区智能家居产业园、月普健康智能制造基地……

板芙镇国际无人机(大湾区)智能生产基地建设工地开工。南方+叶志文 摄

中山废水处理单位_中山废水回收_中山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工厂

3月1日,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深圳市东方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考察团来到中山,调研三角通用机场、富沙镇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深中机场等地,肯定了中山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基础设施条件。

此次调研之前,深圳与国内已就合作发展低空航班进行了多轮谈判,双方初步达成了明确的合作意向。 中山计划短、中、长期在市内规划三批直升机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固定起降点,提供低空载人城际航班、联程联运、应急救援、交通监控、城市航空出行等领域提供基础设施布局和航线规划技术支持,兼顾后期产业发展和应用,计划在境内开通深、中、低空飞行航线。今年。

另一方面,以富坤航空为代表的中山低空经济产业企业近年来逐步发力。 富坤航空已投产多款产品,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公共安全、应急消防、基础设施巡逻、物流运输等领域的无人机,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300%; 其母公司宇峰未来将于2019年10月成功首飞,这是中国第一架自主研发、国产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飞机。

E6无人机由富坤航空自主研发生产。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布局现代产业体系方面,中山提出了新的目标。 2024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集中优势资源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优质生产力。 还提出包括新增一批GMP标准工厂、推动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对600家以上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等具体任务。

编者注:

在广东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践中,中山制造业企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对于这座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省第四位的传统制造业城市来说,推进新型工业化关系到全市高质量发展,关系到近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发展工业企业8万户。 众多工业企业的背后,蕴藏着数千个产业、万盏灯火。

制造业大城如何走稳新型工业化道路? 南方+推出“中山新型工业化之路”专题,从技术变革、数字经济、新生产力等多个维度解读中山产业新趋势。 请注意!

【协调员】罗丽娟

【采写】南方+记者 陈少红

【摄影】南方+记者叶志文(签名除外)

【作者单位】: 陈少红; 叶志文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xiehou521.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    网站地图